柳州,简称“柳”,别称壶城、龙城,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重要中心城市,广西副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1859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5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自治县。2020年,柳州市实现生产总值为3176.9亿元。
柳州地处广西中部偏东北,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是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城市,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城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是面向东南沿海和东南亚的区域性制造业城市,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
位置境域
柳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 28′之间。东与桂林市的龙胜县、永福县和荔浦市为邻,西接河池市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宜州市,南接新设立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北部和西北部分别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和贵州黎平县、从江县相毗邻;总面积1859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约为1016.75平方千米,2013年末建成区面积约为237.42平方千米。总面积18618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555平方千米。
气候
柳州市地处桂中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柳州市的大气环流主要是季风环流,夏半年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光、温、水气候资源丰富,但地区差异较大,北部各县具有较明显的山
气候特征。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95~110千卡/平方厘米,南部多于北部,一年中以7~8月最高,1~2月最低。日照时数平均1250~1570小时。
气温自北向南渐增,年平均气温北部18.1~19.4℃,其余20.1~20.7℃,年际变化北部小于中、南部,最高年与最低年相差1.3~2.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2~10.4℃,历史上极端最低温度为-2.5~-5.8℃,高寒山区可达-8℃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2~28.9℃,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为38.6~39.5℃。年总积温5700~6800℃,南北相差1100℃。年总降雨量1345~1940毫米,但地区分布和季节变化很大。雨季一般始于四月下旬,终于9月上旬初,这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雨量分布,北部多于南部,山区多于平原,融水县贝江流域为柳州市的一个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1600~1700毫米,自南向北渐减,南部超过1700毫米,大于降水量,为半湿半干状态,而北部的降水量多超过蒸发量,气候湿润。
人口数量
2019年,柳州市户籍总人口393.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5万人。常住人口407.80万人,比上年增加3.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6.8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42%,比上年提高0.68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0.29%,比上年提高0.34个百分点。出生人口4.48万人,出生率11.43%;死亡人口2.04万,死亡率5.21%;自然增长率为6.22‰。
柳州隶属于广西省,是广西省的城市。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北,地处亚热带北缘,夏长炎热,冬短不寒,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柳州是多民族聚居城市,物产丰饶,风光绮丽,山水景观奇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
截至2022年8月,柳州市辖城中、柳北、鱼峰、柳南、柳江区(1月6日,柳江县正式撤县建区),柳城、鹿寨、融安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柳州是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这里有白莲洞遗址、大龙潭鲤鱼嘴遗址、蛮王城遗址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先秦时期,柳州属百越之地,有西瓯、骆越等百越分支。
柳州的工业建设: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集中在汽车、冶金、机械三大产业,单纯从工业发展经济上来说,柳州市已经领先了桂林,特别是近几年,柳州除了蓬勃发展的工业之外,旅游业也是发展得很不错,柳江的夜景,著名的柳州八景,还各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中国内陆通向东盟的重要通道,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柳州
柳州旅游攻略必玩的景点如下:
1、龙潭公园:景区喀斯特石山较为集中,可谓群峰环绕,其中的景致能称得上是奇山异水,碧波荡漾的镜湖、随处可见的青山翠竹与桂林一些收费景点比起来都毫不逊色。
2、程阳八寨:程阳八寨由程阳八个自然村寨组成,周围青山绿树环绕,景色优美。游客来此可以漫步传统村庄观赏美景,参观程阳风雨桥等全国闻名的古迹,还可观看具有侗族风情的民俗表演等。
3、柳侯公园:柳侯公园是柳州市中心的城市公园,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这个免费的公园有着常见的江南风格,树木参天,游人闲散,每天在此早锻炼和饭后散步的人不少。
4、三江侗乡:这里被五湖四海的人誉为“世界桥楼之乡,侗族风情殿堂”,木质的桥梁、鼓楼和大屋建筑都十分出色,侗族人口也较多,有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
5、马鞍山:因山峰形状像马鞍而得名,到达山顶后,站上玻璃观景台,放眼眺望,柳州全城之景尽收眼底。
柳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 28′之间。东与桂林市的龙胜县、永福县和荔浦县为邻。
柳州市区地形平坦,微有起伏,海拔在海拔85至105米之间,东、西、北三面环山,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由于柳江穿流市区及气候、岩性、构造的影响,形成河流阶地地貌、岩溶地貌迭加的天然盆地。
柳江自北向南绕呈半岛形的柳北半岛,又向北,向东北又绕行向西南,最后向东南流出,故柳北半岛素有“世界第一盆景”的美誉。山峰点缀于城市之间,著名的有鱼峰山,马鞍山,鹅山,箭盘山,文笔峰,雀儿山等。城南有都乐岩,为喀斯特地貌溶洞典型。
旅游景点
龙潭公园
龙潭公园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度),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雷、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芦笙坪上几根芦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盘龙绕柱,或牛轭垂悬,或锦鸡翘羽,凡临此境,仿佛笙歌阵阵回荡山间,舞姿幢幢跃入眼帘,自擅一方之胜。
程阳八寨景区
程阳八寨景区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的林溪河畔,距县城古宜镇19公里,是三江县目前最大的旅游景区,也是广西著名的侗民族风情旅游景区。景区以程阳村的东寨、平甫、吉昌、大寨、平岩村的马安、平寨、岩寨、平坦八个自然屯为总范围(历史上这八个村屯统属程阳村,民间统称为程阳八寨),以马安、平寨、岩寨为核心景区,辖区面积12.55平方公里,居民2197户9700多人,相传大约在700年前程姓和阳姓两家人,最早来到这里居住,随后杨、吴、陈、李、石、黄等姓氏陆续迁来。400年前,逐渐形成现在的村落群。景区以“侗族生活全体验”为主题,是“中国首批景观村落”、“广西十大魅力乡村”,景区内有主9座风雨桥、11座鼓楼,以侗族村落景观、侗寨吊脚楼、风雨桥群、鼓楼群、石板路为主要旅游节点和景观,具有丰富的侗族原生态旅游资源,是侗族文化和侗族风情旅游的集中体现。
柳州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28′之间。东与桂林市的龙胜县、永福县和荔浦市为邻,西接河池市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宜州区,南接新设立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北部和西北部分别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和贵州黎平县、从江县相毗邻;总面积18596平方千米。
柳州市区地形平坦,微有起伏,海拔在海拔85至105米之间,东、西、北三面环山,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由于柳江穿流市区及气候、岩性、构造的影响,形成河流阶地地貌、岩溶地貌叠加的天然盆地。
柳州的景点推荐:
1、立鱼峰风景区
是柳州最主要的名山之一,位于柳江南岸闹市区,东与马鞍山相望,南对柳州市工人医院。平地崛起,突兀耸秀,通高68米,海拔156.3米,呈东西走向,长145米,环麓500米。
2、柳侯公园
位于柳江北岸中心广场东侧,始建于1906年,面积约20公顷,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在原来柳侯祠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现已发展成为占地15.5公顷的综合性文化公园。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趣,湖边林木葱茏,凉亭假山,景色宜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柳州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立鱼峰风景区